一只驴和一头象的相爱相杀

美国总统大选第三场电视辩论上周已结束了,虽然内容还是疫情、移民、气候等等的老生常谈。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辩论增加了静音功能,当其中一位候选人在发表言论时,对手的麦克风将被静音。

哈哈哈哈……为了防止两人辩论再次变成一场骂战……真是想尽办法!

第二期大选专题,小编想带大家了解一下他们所在的党派,现在美国主要就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共和党(党徽是一只“象”)和以拜登为代表的民主党(党徽是一只“驴”)。

除了他们之外,没有其他的党派了吗?有的。还有共产党、社会党、社会劳工党、社会主义工人党等等。在美国组建一个党派是很容易的,因为宪法允许,没人可以阻止。

以前有比现在更多的党派,但最后的结局是:要么就是钱不够,要么就是清楚自己的党派根本拼不过大党派,所以该退的就都退了。一般,发达的民主国家,基本都以两大党制为中心,一个是执政党,一个是在野党。

其实,共和党和民主党也都是非常松散的组织,平时活动很少,最大的活动就是竞选了。同时,他们都不属于政府机构,所以不能用公款来维持组织的运行,得自己想办法筹钱。

至于两党演变到今天的复杂历史,这里就不仔细讲了;咱也不讲那些官方言语,听得都蒙圈,我们说点简单能够记住的内容  直奔主题!

共和党的拥护团:从地理位置来看,在美国的中部地区,广大乡镇,地广人稀。主要是美国本土企业,如钢铁、石油、煤炭等等,全球化会伤害他们的利益。

共和党代表着美国的产业资本、军工财阀、农场主等。

像产业资本里就包括了大量的制造业,能带动工人就业,因此这类人支持共和党的比例会相对高。

民主党的拥护团:从地理位置来看,在美国的周边沿海和沿湖地区,比如:纽约、费城、旧金山、芝加哥等等。

民主党代表着美国的金融资本、高科技跨国资本,还有文化娱乐业资本以及低端服务业。

因为沿海地区更容易从全球化中受益,所以高科技企业多数是支持民主党的;同时由于低端服务业和拉美移民、底层黑人有关,所以这两类人支持民主党比例会相对高。

共和党是政治硬实力,霸天下(强硬、鹰派)!看看特朗普就知道了,就是一个金毛猛犸象,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简单粗暴,就是干,直到对他没有威胁为止 !

有人会问:你看他俩这么大岁数为了赢,你来我往耍阴招,互捅互骂互栽赃,如果拜登当选,是不是对我们就会对好些了?

实话是他们对咱们的政策是一致的,这也是全美上下的共识。谁让咱越来越强呢,早来晚来都得来,躲不掉!

虽然目标是一致的,但采取的战略战术可能会不一样。

特朗普的共和党:本来就成天甩锅给我们,大选后若他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就要被支持他的选民群殴了,反正我们是没得好了。

但,我们不怕!可能这几年我们会被打得很痛,但正因为他断我们路,也会让我们加速研发自己的技术和对内改革的方向。长期来说,这是好事!

民主党是经济硬实力,王天下(绵里藏针、鸽派)!若把我们的企业往死里搞,也不符合他们全球化的利益。

拜登的民主党:也许不会断我们的路,我们有的赚,才不会逼着自己去搞研发技术,以致于哪天超过他们,所以短期可能局势都会有所缓和。大家重新融入全球化,国际秩序不能轻易放手,而民主党还是带着那帮兄弟和小弟,有冲突时孤立我们一下。

如果说特朗普是直奔主题,那拜登就是慢慢来。无论是简单粗暴还是绵里藏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不惧  !

选举人制度下–用推特治国的总统

特朗普从2017年1月20日正式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之后,一天不折腾就难受,花样层次不穷。除了这些,特朗普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推特治国,举世罕见!

距离美国时间11月3日的总统大选日还有不到10天的时间,我们也会做几期大选专题,让各位更了解美国总统选举。

现在、无论是民调还是摇摆州的支持率,都显示拜登领先于特朗普,不过也不见得拜登能躺着进入白宫。大家肯定记得2016年那届选举,希拉里的普通民众投票虽是高于特朗普,却还是输掉了大选,所以很多人对民调这件事持怀疑的态度。

罪魁祸首是美国选举制度的问题,美国总统是怎么被选出来的呢?用轻松的方式,增长知识储备的时刻又来了!

美国大选是从选举年的1月份就开始了,由党内选举和总统选举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1月 — 8月份、党内选出总统候选人(已结束);

第二阶段:为期约3个月的拉票活动,以州为单位,最终选出大总统(正在进行)。

说到拉票活动就让人想起首场辩论赛  吃瓜群众们都惊呆了!更是让很多分析师都绝望了,因为不知道该分析点什么了,难道要论《吵架哪家强》吗 !

还好第三场辩论赛已顺利结束,即将迎来大选最后的投票时刻,美国总统选举是一人一票,谁票多谁当选吗?No.不是这种直接选举。

而是通过选举人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每个州区拥有选举权的居民,需要进行2次投票:

1次投票选出:自己所在州的选举人(参众两院议员),每个选举人代表一张选举人票,再由他们再代表选民,进行最终的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会事先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选民才能在投票时,投给与自己立场相同的选举人。

另1次投票选出:总统候选人,代表选民的个人意愿(普选)。

拿出你的小本本 准备记笔记啦 !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选举人团,而全美国选举人票一共就538张,其中包括:参议院(100人)、众议院(435人)、另外还有华盛顿特区(3人)。

参议院是按照50个州,固定分为每州2张选举人票。

众议院则是要按各州的人口数量比例进行分配,人口比例多的州得到选举人票也是相对多的,这才是关键票数所在!人数很少的州,最少也会有1张选举人票。

因此,每个州的选举人团最少有3张选举人票。

在这538张选票中,总统候选人谁先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超过270张),就意味着获胜。

若所有的总统候选人都未能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则从众议院投票里,得票前三名的候选人中选出总统。不过美国现在已经是民主、共和两大党派的天下了,这种事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选举人票怎么统计呢  ?

还是要以州为单位进行统计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某州拥有选举权的居民有1000个人,按照比例拥有30张选举人票。若特朗普得到了50.1%以上的投票率,便获得了这个州全部的30张选举人票。

因为被民众选出的选举人,是要按多数选民的意愿投票给候选人的,所以只要候选人在这个州获得了过半的民众票数,基本上就是获得了这个州的所有选举人的票。

2016年希拉里败选的原因就是输在了选举人票数上,没有拿下人口比例大的州。所以民调只能反映民众的心声,而选举人才能决定总统是谁。

2016年还出现了失信选举人的状况,简单的意思就是临阵叛变。

某些州的选举人会出现最终给自己喜欢的候选人投票,而与该州选民投出的总统人选不一致,这些选举人被称为失信选举人。2016年大选中,有7张选举人票是以这种方式被州政府取消选举资格的。不过,至今还未曾有过因这类人而改变大选结果的事情发生。

为什么网上都说得摇摆州者得天下!什么是摇摆州?

就是所有候选人均有可能从这个州获得选举人票,摇摆州的票数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剩下的州,不是党派旗帜太鲜明,就是对大选结果影响较小。今年的摇摆州包括: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佐治亚州、爱荷华州、缅因州和北卡罗来纳州。

现在,或许大家最关心到底谁能当选?小编只能说无法知晓。通过今天的文章,我们也能知道选举的结果一切皆有可能,所以结果出来之前一切的分析预测都是浮云  ,只能静候结果。

美国时间11月3日是总统大选日(普选),12月14日选举人投票才是最终的结果。

不出意外的话,东京时间11月4日中午就会知晓花落谁家(今年疫情影响,可能会推迟开票时间),因为像上面所讲:候选人已经拿下了这个州,这个州的选举人票自然也会顺着民意投给候选人。就算有失信选举人,也对最终的结果没什么影响,所以大局已定,而12月14日的选举人投票,基本也就是走个流程。

凌驾于生命之上的经济指标 (一)

带你进入不一样的金融世界

也许你不懂经济,但一定听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如果你没听过,那说明你村儿里没网线。

川普说过若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000点,要把总统发射到太空!!!还不让找借口!!!

那么在讲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两个问题:

1. 道琼斯是谁?是股票市场的冠名赞助商吗?

2. 工业平均指数又是个什么鬼?是怎么计算的,和日经指数一样吗?

接下来我要开始今天的表演了,你准备好了吗?

查尔斯・道

查尔斯・道(1851-1902),出生于1851年11月的康涅狄格州(天蝎座好像都很会赚钱,比如小编我),高中中退后,成为了新闻记者,主要负责编写纽约交易市场的内容。

 (高中中退都能当金融记者,突然很羡慕那个年代,而且那个时代都留大胡子呢。。。吃米线不碍事?)

1882年,查尔斯・道和霍华德琼斯成立一家公司【道琼斯】,并开始给华尔街人士发送经济评论。在那个信息不畅通的时代,为了让人更简单快速的了解股票市场的行情,查尔斯・道把对市场影响比较大的30只股票的平均价格作为市场的风向标。

1889年,【道琼斯】改名【华尔街日报】,后来它发展成美国具有影响力,侧重金融、商业领域报导的日报,共获得37座普利策奖。

1896年,在华尔街日报上正式登载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后来一直沿用到今天。

查尔斯・道在交易的技术分析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因为有了新闻取材的经验,所以后来他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道氏理论】。

他认为股票会随市场的趋势同向变化以反映市场趋势和状况,也就是所以的市场变化都会反映在价格变化上。

道氏伦理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以后单独拿出来时间给大家讲解。

那么下期,我继续给大家讲解【工业平均指数】。

前面我提到过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是用30家公司的股票作为标准的,那么它们是哪30家呢?

关注我,下期为你解开谜团。

华尔街Wall Street的前生今世

不管你身在何处,都会受到华尔街的影响。

华尔街既是纳斯达克和纽交所的所在地,也是世界顶级银行的聚集地。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由华尔街的银行所引发。

那么华尔街是这么来的呢?

让我们从华尔街的历史开始讲起吧。

你也许不会想到,这座世界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潮(下期详细介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荷兰人来到北美洲这片新大陆,并把这里建成了世界上最优良的港口之一,这使得英国殖民者对纽约垂涎三尺。

当时纽约的统治者斯特文森担心英国殖民者从陆地进攻纽约,为了防止英国人的进攻,于是决定在城市的北部建立一道【防御城墙】,结果英国一支舰队却从海上进攻了纽约(真想知道当时斯特文森的心理阴影面积)。

最后这座城市就在英国的炮火下,被迫让给了英国。第二天,这座城市就被作为生日礼物,送个了英国皇室York公爵,并改名为New York。

再后来沿着这道【防御城墙】规划出了一条道路【Wall Street】,这就是今天的【华尔街】。8世纪末,有人在华尔街脚的一棵梧桐树下摆摊,非正式交易股票,并订立了【梧桐树协议】。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中心—纽约证件交易所的前身。

这段历史怎么看都是一个在城市边缘摆摊商贩的发家史…

如果【华尔街】如果翻译成【大墙路】就感觉特别接地气了,要不你们脑补一下大墙下摆摊的场面

我给大家找了一些华尔街的电影,如果喜欢的话,那就喜欢吧!

1. 《华尔街》讲述企业间私下的往来和内线交易,从大众的视野看华尔街。

2.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讲述华尔街如何引发次贷危机及投资银行间的相互斗争。

3. 《华尔街之狼》讲述股票经纪人乔登贝尔福崛起后,却诈骗案入狱的真实经历。

4. 《大空头》讲述在金融危机抓住机会获取暴利的故事。

5. 《大而不倒》是以金融高层的视角看待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