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言中,介绍了分析行情的两种方法:基本面和技术面。
它们各有千秋,到底是依据基本面还是技术面交易,这两派一直都在争论中。技术派认为所有的事件都会实时的引起价格变动,尤其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一件事情,马上就会通过网络让世界范围内的人了解到。所以这些事件都会实时的引起价格变化。技术派认为只要观察价格变化,顺着趋势操作就可以获得利益。而基本面派认为市场是参与者是人,而人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价格也就是随机的,看价格变化不能作出合理预测。另外基本面派还认为,与其花时间去看价格变化,不如buy&hold,等待机会获利。在【漫步华尔街】一书中,还举例说明了这一观点。

但是在这里我们认为都值得参考,在前言中,也给出了基于时间周期而选择到底用哪种方法。基本面分析更适合于长期性的投资,而技术面要根据指标做出判断,往往更适合短期的投资。在高级课程的前半部分中,我们着重以基本面知识为中心,因为即使是短期投资,一些基本面知识也是对交易至关重要的。
CFDs的一系列交易商品中,外汇交易是最热门的,对于外汇市场的基本面分析,其实也是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分析,货币对间的汇率波动也是两个国家整体经济变化的说明。
投资者需要了解当前全球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每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变化,当然局势消息和经济数据有很多,做交易并非要把每个都拿出来分析,着重筛选市场热点和重要经济数据就可以了。我们在这里提醒大家,市场的热点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政治或经济环境的变化,所谓的热点也会随着变化的,所以不能用固有思维模式判断交易市场。
基本面知识的第一课,我们先来讲讲货币政策,因为无论是是金融机构、还是普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国家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各国央行的利率决议会议。

在经济遭受危机时,央行往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比如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失业率上升,经济活动不活跃时,央行会通过降低利率,同时加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同时民间借贷的成本也会随着利率降低而降低,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这种政策叫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宽松政策。
反之,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央行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而减少货币供给,通过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物价的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这种政策叫紧缩性货币政策。
央行的货币政策也都是小幅调整的,如果利率波动范围太大,会对金融市场造成混乱,不仅会对交易者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一般情况下,央行单次调整利率的幅度都在0.25%-1.0%之间。
当国家利率越高,那么吸引外国资本的能力也就越强,因为谁都希望自己手中的资产越来越值钱,因此该货币在外汇市场走强的概率也大;
当国家利率越低,那么容易引起资本外流,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资产越来越不值钱,因此该货币在外汇市场走弱的概率也大。
那么利率的高/低是由什么来决定呢?当下国家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目标。
若央行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则引起过高的通货膨胀概率较大;相反,若长期执行高利率政策,则企业借贷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不利于国家刺激就业,会引起通货紧缩。
稳定物价这个目标几乎是所有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实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让物价水平不发生剧烈的波动。这里有个知识点需要大家记住,通常,央行设定的通胀目标为2%,少数一些国家的央行不会明确说明其通胀目标,但他们将通胀目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因此,投资者可以了解当前各央行的货币政策,从而预判货币未来的趋势。关于货币政策方面,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资料,但有些注意的知识点,我们在这为大家总结一下:
注意1: 上面的内容中提到国家利率的高/低会引起该国货币的强/弱等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央行都偏向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手段)、导致各国的利率都处于较低水平,然而欧洲和日本就负利率的货币政策下,货币却出现升值的表现;而且日本央行一直执行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至今也未引起通货膨胀问题。
注意2: 由于利率调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也有一定限制,所以央行并非每次都会通过调控利率,而达到经济目标,更多的时候要是通过其他工具进行调控。
外汇市场的波动会受很多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美国的非农数据,失业金等等,这些经济数据也影响着货币政策的走向。同时,央行每期的货币政策也影响着下一轮的经济数据,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交易者在关注货币政策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各国的重要经济数据。那么大家平时讨论的非农到底是什么,欢迎阅读第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