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进入高级课程的后半部分,在前言中我们介绍了技术面分析是什么,它适合哪种周期下的交易,这些内容我们在这节课中就不重复强调了,大家可以翻阅之前的文章查看。
其实,现在关于技术面分析的争论有两极分化的局面,一种认为技术面一文不值;一种认为是技术面就是一切。我们应该正确并客观的去看待技术分析。技术面只能说是用过去的价格通过概率分析的方法,预判未来的走势而已,至于这个胜率也是概率问题,因为任何的分析都不是绝对的。
技术面分析通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 K线以及K线组成的复合形态。
- 以K线为基准,直接在K线上画出各种分析线(水平线、趋势线等工具)。
- 通过K线的价格统计,而编程得出现成的技术分析指标(移动平均线MA、MACD等)。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第1、2种方式是有难度的,因为需要靠丰富的经验来完成分析,而且这个分析是非常主观的。现在更多的投资者是利用第3种方式来交易,也就是交易软件上系统自带的分析指标,投资者只需掌握该指标的利用方式和注意事项,剩下就是实践交易了。
通过上面的介绍了,也可以看出技术分析是以K线为基础的,所以这一节课我们要给大家讲讲什么是K线。

上图为MT4/5交易软件中的K线图。
K线是由日本人本间宗久所发明的,是很早以前从事粮食生意的商人,用于记录米价涨跌的一种图表,后来逐步发展至今天在全球金融市场中被广泛应用。由于K线的形状类似于蜡烛,最初被称为蜡烛图。
因为汇率是每分每秒都在不停波动的,所以无法把每个汇率价格都进行标注,因此以特定的时间周期内的4个价格为参考基准,如下图周期所示:M代表分钟、H代表小时、D代表天、W代表周、MN代表月,记录汇率在这些时间周期内的波动情况。

知识点1:组成K线的4个价格分别是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如下图所示(MT4/5初期颜色设定模式):若收盘价高于收盘价,则称为阳线,说明(看涨)买入的一方力度强;若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则称为阴线,说明(看跌)卖出的一方力度强。

知识点2:K线不仅可以表示四个价格,而且还能表示买卖双方的力量和历史轨迹。K线是由实体和影线组成,通过实体和影线可以判断买卖双方的力量。如下图所示:

上影线是价格在上涨过程中,买方觉得价格达到预期而利益确定卖出,或是卖方将价格由高处向下打压的痕迹,收盘时并没有停在最高价处,这意味卖方的势力要强于买方,因此上影线越长则说明具有卖方势力越强。
下影线是价格在下跌的过程中,卖方觉得价格达到预期而利益确定买入,或是买方将价格由低处向上拉升的痕迹,收盘时并没有收在最低价处,这意味买方的势力要强于卖方,因此下影线越长则说明具有买方势力越强。
K线实体的长短也同样能说明现在市场中,参与买卖人数的多少/强弱,其中包括有大K线或者小K线,以及十字线等等,通过学习这些K线的形状,组合来判断市场的走势。我们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尽量详细的讲解K线的技术分析。
技术面的第一课,我们讲了K线的基础定义,这也是技术面的最基础知识,下节课将由浅入深为大家讲解K线组成的趋势辨别。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K线,我们也开展了线上教学,欢迎参加我们每周的线上讲座,课上会结合市场行情为大家进行更详细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