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面的课程中,我们不仅会给大家介绍分析方法(第七课的趋势分析)会给大家介绍在金融等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这节课我们来讲讲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MA 或Moving Average)。均线不仅可以用在金融,统计等各个方面,而且简单易用,所以学会了均线的用法,不仅可以进行外汇,股票等交易,还可以进行期货,贵金属等各种交易。
移动平均可过滤假突破,假行情,反映出中长期趋势,辅助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而且均线属于交易软件中自带的技术指标,如下图所示,就可以简单的添加均线。

那么什么是移动均线呢?简单的说移动均线就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的连线。如下图所示,移动平均线在走势图中显示为一条线(下图中的红线),是过去一段时间周期内,前日收盘价之和的平均值连接而成的,通过观察这条均线的方向,来判断市场长中短周期的趋势。均线向下时,表示市场的趋势向下。均线向上时,则表示市场的趋势向上。均线水平则表示市场没有方向。

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MA可分为4种类型,但一般比较常用的是:简单移动平均线(SMA)和指数移动平均线(EMA)。

均线的公式有点复杂,因为该指标是直接给大家使用的,不需要自己用公式去计算,所以这里也就不给出详细定义了,(如果有需要,可以参考这里),而我们只需要知道如何更好的利用它即可。
上面我们有说到,均线可以帮助交易者确定趋势的方向,简单来说就是观察它的倾斜方向。除此之外,均线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同时使用多条均线,观察均线组合的顺势排列和均线组合的交叉形成。
1. 均线组合顺势排列
通过观察均线周期是否顺势排列,它们都能够告诉我们目前是处于上升或下降趋势。在下图中,短期均线到中长期均线依次由下至上形成了顺势的排列,这就是完好的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中均线可以起到阻力的作用;上升趋势中均线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

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移动均线是统计以往数据而计算得来的,所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当事实发生之后才能引起平均移动线的变化,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趋势已经启动。(不仅仅是均线有滞后,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有滞后性。)
既然有滞后性,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均线组合呢?因为不同时间的周期,均线的参数也会有很多,我们需要合适的移动平均线,一方面需要它很灵敏,可以及时地的提示价格变化信号;而另一方面又需要它相对“迟钝”,帮助我们避开市场里噪音和陷阱,所以同时使用中长期和短期的均线组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在股票市场里,软件常常默认使用5,25,75这三个数字,在天图上来开,这几个数字则代表了最近一周,一个月,三个月的价格。
无论上升或下降趋势,一旦形成了趋势,那么长期均线就很难改变,它可以告诉我们目前市场的主要趋势,我们则寻找长期趋势与价格运行方向同步的时候,参与交易;反过来,当市场出现短暂的调整时,那么短期均线会给我们平仓结算的信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势交易法则。沿着趋势的方向,参与交易。
2.均线组合的交叉
金叉主要指短期线向上穿越长期线的交叉,称之为金叉,反之,短期线向下穿越长期线的交叉,称之为死叉。在下面的走势图,可以看出当均线形成黄金交叉(金叉)时,股票价格成上涨趋势。当均线形成死亡交叉(死叉)时,股票价格成下降趋势。

形成交叉点的第一个入场信号,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预测不到的,且不能及时参与交易的。所以要在已形成金叉/死叉之后,寻找第二次入场的机会,这就需要观察均线和价格的距离位置,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精髓:远则等、近则寻。
均线属于趋势指标,顾名思义就是当价格超着一个方向上涨或下跌时,可以参考使用均线来跟随趋势;如下图所示,若价格处于横向整理震荡区间时,均线会纠缠在一起,整体倾向于水平状态,此时不建议以均线为入场交易的参考指标。

今天给大家介绍了均线的概念以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由于这里篇幅限制,所以无法具体给大家讲述利用均线,如何找到合理的入场点位和止损点位等等,想了解具体细节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参加我们的线上课程。